冬天到了,又是一個吃甜品的日子,這次做的甜湯,可是我花了一整個下午才做出來的,所以東西準備非常多,我有做芋圓、番薯圓、湯圓、粉圓,還有煮紅豆湯,這些我會分別介紹,大家可以單選一、兩樣來做看看。
芋圓、番薯圓材料需求:芋頭一顆、番薯一顆、太白粉、鮮奶。
太白粉有些外面的包裝是寫樹薯粉,其實是差不多,也有人會用番薯粉,其實是換湯不換藥,我是選擇最簡單的太白粉來製作。
把芋頭與番薯削皮,不要先沖洗表面,避免芋頭上的草酸鹼會使手發癢,直接削皮切片後再洗就可以囉!
我這次是切薄片洗淨後,分開裝,分別秤重。秤重是要計算太白粉的量,大約是芋頭或番薯的20%。太白粉太多,芋頭與番薯的香味就會被蓋過,大約20%是最好,不過也是有參考網路其他厲害的食譜啦!
我用鋁箔紙分開裝的原因就是為了可以一起放入同一個鍋子,一起用電鍋蒸熟、蒸軟,這讓我覺得我應該買一個小鴛鴦鍋才是。
把芋頭放入鋼盆準備搗碎、搗泥,如果太乾可以加一點點鮮奶,但是不可以弄得太濕,不然會無法黏合,太白粉就得增量囉!
接著處理番薯,番薯似乎水分比較多,所以我倒入鋼盆時,有把一些水倒掉。
番薯比芋頭來得軟,水分也比較多,搗碎搗泥超快,就不需要鮮奶調和,直接把太白粉全加入攪拌。
也準備一個乾淨無水的樂扣盒,裡面也撒上太白粉,把切小塊的番薯圓放入,稍微搖動盒子,使太白粉均勻沾到番薯圓表面。
以上述番薯圓做法來處理芋圓。
這是一顆番薯與一顆芋頭製作的量,還滿多的,因為我還在準備其他材料,所以我先把他們冰在冰庫,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就可以囉!
湯圓材料需求:糯米粉、紫糯米粒。
湯圓製作方式非常簡單,我先做沒有包餡的作法,因為這次甜湯的主角是芋圓、番薯圓,下次我做特殊湯圓的時候,再來包不同的餡料分享。
秤10g左右的紫糯米粒,紫糯米粒其實是我拿來製作天然色素的材料,只有白白的湯圓就太單調囉!
我水放的很少,有些顆粒還滿大的,我就直接過篩,把太大的顆粒篩選,剩下天然漂亮的紫色糯米水。
把糯米粉放入鋼盆,加入四大匙的紫糯米水,四大匙大約60ml,開始和糯米糰。
糯米糰是很好揉合的,水分如果不夠,可以適量再多加一點點,跟麵團一樣達到三光即可。
白色糯米糰也是同樣方式、同樣比例製作,只是把紫糯米水改成一般的水就可以。
把糯米糰各自都分成兩塊,像番薯圓、芋圓一樣搓成長條,均勻切塊,然後搓成圓石狀,我要增添視覺上的吸睛度,就用雙色做出貓掌,不過我好像少做了一個指頭,哈!
粉圓材料需求:太白粉、砂糖。
我的粉圓加的是一般砂糖,所以煮出來的顏色是白色透明,外面會呈現黑色是因為添加了黑糖,顏色會比較深,本來我以為砂糖也可以變成深色,但影響不大,下次我再用黑糖做看看。
秤50g的太白粉放入鋼盆中,因為我不想做太多,所以只秤50g。
將水與砂糖放入鍋中,直接煮沸。
沸水倒入太白粉中,趁熱快速攪拌,只要把太白粉團也達到三光即可,不過還是有點黏性,稍微放涼,黏性就少很多。
開始把太白粉團桿平,大約桿成0.7公分左右的厚度即可。保鮮膜主要是使太白粉團與桿麵棍不會黏在一起,也是因為我懶,不想洗桿麵棍啦!哈!
準備乾淨無水的碗,也撒上太白粉,把剛剛搓圓的粉圓放入,跟之前做番薯圓、芋圓一樣,搖動碗,使粉圓表面都有太白粉,才不會讓粉圓互相沾黏。我只有做50g,量沒有很多,我打算一次就煮完這些粉圓,下次要吃再做就好,不然要放一整晚陰乾,才能放入冰庫,避免發霉。
紅豆湯需求材料:紅豆、砂糖
紅豆放入鍋中,用水稍微清洗一下;紅豆的量是看多少人吃與個人喜好濃度。
砂糖也是適量,就直接放入電鍋蒸,我總共蒸了三回,我前天晚上沒有先把紅豆泡軟,只好把烹調時間延長,讓紅豆軟化。紅豆湯是最簡單的,交給電鍋處理就可以,所以我就不多介紹囉!
所有材料都準備好之後,煮一鍋糖水,煮沸後,我是先放番薯圓、芋圓,放入之後,稍微攪和一下,避免黏鍋;番薯圓、芋圓浮起來就可以起鍋,因為內容物本來就是熟的。湯圓就要煮比較久,類似煮水餃一樣,最好加三次冷水,滾三次再起鍋。粉圓跟番薯圓、芋圓差不多,浮起後就可以起鍋,我是現做現煮,煮一下就好,如果是陰乾冰凍後,就要檢查有沒有煮透,看起來呈現透明感才可以起鍋。
這是我花了一個下午做的相思團圓湯,也花了一個下午打的網誌,所有的東西都是我親手製作,希望大家看了會喜歡!